对虾和青蟹苗都是学校里面提供的,珍珠贝苗是刘美兰赞助的,直接空运过来很小的珍珠贝,进行立体养殖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来村民不愿意干,但村里的徐主任等干部挨家挨户劝说,而且活也不重,就当扒河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已经养殖半年,杨教授正划着小船,带着学生,捞一些养殖的虾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虾已经长到半个巴掌大,再过一个半月就可以收获了,算是比较成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连杨教授也没有想到,这些实验室精心养护出来的对虾和青蟹,居然真的能够在这些盐碱地改良过的水池里活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些对虾和蟹苗的来历,当初都是四方岛刘美兰那边提供的虾种和蟹种。

        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样本,四方的海鲜养殖公司提供的虾种和蟹苗抗病能力更强,而且生长速度也非常快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珍珠养殖的那一片盐碱池,情况也一片大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奕邦正跟着四方的珍珠养殖基地的技术人员,从中间挑选几个珍珠贝,检查珍珠贝的生长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这些珍珠贝长大,里面的珠子也有不少。虽然很少有超过一厘米的,但这里的水温注定这些珍珠贝过不了冬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刘美兰给刘奕邦说,当地出产的珍珠只要能长出来,一些品相好的可以做小珠项链,品相不好的,可以当做七子白珍珠的原材料。
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根据珍珠的成分和效果,安排做成高端产品还是中低端产品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