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看完整本至后录后,周元发现自己想的有些过于简单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靖国老皇帝能坐稳皇位必然有些手段,位不同所见之事亦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天下百姓求的生路,他想的却是如何维持最后的秩序,甚至是百姓可亡于天光之灾,不可亡于动乱之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说为何百官皆惧死、城中禁军不思逃,原来是公心私心皆存,既想留存国朝秩序,亦不甘被后世之人唾骂误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494章有公有私

        “也是,在这等建国立天柱、承百姓兴衰的世界中,大多数君王就算为了自身安康,也会尽力履行职责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旦施政方向定下,再选拔政见相同的百官辅佐,哪能突然改变行事之法,必然存在一定的国政惯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蜃魂迷心宗的迷心藏觉录让周元看到,一个不择手段的修士,如何以一己之力应对天光之灾。

        靖国老皇帝的至后录则让他看到,一个视百姓为民的王朝,如何以一国之力尽力稳定局势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说炼魂道人恶的直白,那么靖国君臣则颇为复杂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元相信,靖国君臣中有不少人真心南逃,却不能忽视他们南逃之前的布置,也不能说其中没有愿意舍身取义之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或许这才是一个王朝的真实相貌,有公有私、有尽职者、有渎职者,很难通过一件事言其整体好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