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过得很快,周老爹也在承天府上干了十五年,愣是没有挪窝。因为梅太傅不让他动,说他什么时候找到凶手,才算完。
这么多年过去了,他也懒得挪窝了,把一腔子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。
他自己是进士出身,使尽吃奶的力气,才在京里站住脚跟。可是这个儿子却是不如他争气:考了秀才,就再也进不了了。他失望之余,也就渐渐接受了事实,准备让儿子找点找事做,可要在京里谋一份体面的差事,以他的能力,显得有些吃力。
如果能进国子监,当然是好事,好赖不说,去那里转一圈,出来也能增色不少,可惜,是梅家。
张成银把恩贡的事情细细说了,自然也说了对方的条件:“他们说,您得叫人把这几个铺子的主人家给查一查?”
周府尹的脸色瞬间就开了,他再三确认是周锦绣说的,当即拍板:“这事咱应了,必给他办好了。”
然后对儿子说:“你就甭管了。只管安心读书去。那国子监是个好地方,从那出来的,都能谋个不错的去处。你这狐朋狗友多了,没想到,也能交到一二个好的。”
张府尹赶张成银走:“你先回去,虽是举荐,到时说不得也要考较功课,你别被人给撅回来了。我这里即刻开工。”
张成银见他老子应了,乐颠颠地回房去了。
第二日一早,司昭就跑去找周子川。
周子川听她说明来意,两手一摊,说那人他也不是很熟悉,只见过一二面,昨日大家凑了一起去拜访秦家公子,请教文章学问。至于人住在哪里,应该是住在石鼓坊那一带。让她去各处旅店寻一寻,入京备考的举子要么投亲靠友,要么住在旅店里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