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略一顿,继续道:“我今日便需警醒先生一句:望你千万莫要在这‘贪赃枉法’四个字上栽了跟头!古往今来,多少寒门学子,多年寒窗,好容易鱼跃龙门,挣得功名,却最终倒在了‘贪’字之上,身败名裂,前功尽弃,岂不令人痛惜扼腕?”
房庭训听得此言,心中猛地一紧,仿佛被窥破了内心深处的隐秘。袁易这话,说到了他的痛处痒处。
他深知无钱之苦,科举路上受尽囊中羞涩的窘迫,对钱财之物,确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渴望与执着。如今骤得隆恩,潜意识里未尝没有“扬眉吐气”、“弥补昔日困顿”之想。此刻被袁易一语点破,又是羞愧,又是警醒。
袁易观其神色,知他已听入心中,又续道:“先生日后,自有朝廷所发的俸禄,足可养家糊口,维持体面。再者,你此番破格超擢,既是因我之故,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。往后年节时分,抑或你家中有甚正当用度,我自会常有礼敬赠予,不会让你受了窘迫。只要你持身以正,不追求那等铺张浪费、放纵奢靡的生活,这钱财上,断然是够用的了。切莫为那黄白之物,毁了自身清誉与前程。”
房庭训起身一揖,道:“四爷今日这番话,实乃金玉良言!卑职定当恪守清廉,不沾染贪墨之事,不辜负四爷今日教诲保全之恩!”
袁易见他如此,郑重的神色方缓和下来,脸上重新展露温煦笑容,语气也转为温和:“先生能如此想,我便放心了。只要你牢记今日林先生与我的这番叮嘱,日后我自然会在旁扶持于你。毕竟,你我总有师生一场的情分在。”
“扶持”二字,重若千钧,暗示着未来的提携与保障。
房庭训岂能不会意?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与更大的希望,再次躬身谢恩:“卑职明白!四爷隆情,卑职永世不忘!”
气氛既已缓和,房庭训便趁势道:“卑职蒙此殊恩,无以为报。不知四爷哪日得闲,卑职想于寒舍略备薄酒,请四爷与林先生赏光,容卑职聊表谢忱。”
袁易笑道:“房先生的心意我领了。只是岂有让你破费操劳之理?这样罢,明日申时,我在府中设一席薄宴,为你道贺。你于明日申时四刻过府便是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