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这种行为也有品鉴的成分在里面,既没有花酒厂的推广费用,还给了目标群体一个接触到酱味的机会,一旦后面有客户转化,就是纯赚。
“满意就好。把费用结算一下?”张波看唐植桐满意,心里也高兴,为了这副算盘,木材厂也是下了不小工夫,翻箱倒柜的找到些下脚料,给凑了一副。
“成,算一下,我带钱来的。”唐植桐咧开嘴回道。
张波也有自己的算盘,材质一般,但经长年累月的使用,算盘珠子已包浆,噼里啪啦一顿拨拉,很快就算出了费用。
唐植桐没二话,直接开票给钱。
算盘的价格是唐植桐额外付的,价格很实惠,俩人很默契,谁都没提这一茬。
从木材厂出来回押运科的路上,唐植桐拐了弯儿,顺道去了一趟琉璃厂。
这里以前叫海王村,明朝改建京都,海王村被圈在内城,大概海王村村民是明朝第一批拆迁户吧。
海王村拆迁后,工部在此建起了琉璃窑,制造五色琉璃瓦,成为了当时工部五大厂之一(前文提到的神木厂也是五大厂之一),慢慢就有了“琉璃厂厂甸”的名字。
经过明清的发展,琉璃厂一带逐渐形成销售古董、书籍、字画、碑帖、南纸的市场。
解放后,琉璃厂的性质没变,商品反而更加多种多样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