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年的时候,为迎接搅屎棍的老佛爷访问沪县,那边的海关钟楼又响起了《女王万岁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这个时期正是某些人狂欢的时候,不仅仅是某些人嘴里“国际惯例”的缘故,所以当时反对声音并不大。

        沪县还知道避一避,港县回归的时候没奏乐,并在03年改回了《东方红》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边嘛,呵呵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有些人说《威斯敏斯特》广泛应用于中小学作为课间铃声,唐植桐想了一圈,自己没经历过这种课间铃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刚开始学校穷,校夫带着一块手表,卡着点敲钟。

        钟是《地道战》里的那种,铛铛一响,不光学校,就连附近的村民都能听到,声音能传出老远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,学校经济条件好了,就换成了电铃,那声音也不小,但很急促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到学校里响起的铃声,唐植桐又想起了《一分钱》,也不知道姜烨老公那边有没有确定录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写歌稿费高的话,可以试着再跟小王同学合作一把,别的不说,《运动员进行曲》还是很熟悉的,关键是这种歌一点忌讳都不会犯,而且生命力非常旺盛。

        取到自行车时,天已经黑了,唐植桐骑着车往招待所走,路上开挂刻了一枚章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