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先生曾在自己作品里提到过这段过往,配插图的那种,唐植桐记得里面土豆的个头并不大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能很多人难以想象,汪先生西南联大肄业后曾因找不到工作写过绝笔,自个拎着瓶酒去了黄浦江畔,边走边喝,差一点就投了河。

        朋友的一番话点醒了汪先生:你手里不还有笔吗?

        唐植桐觉得,与其说汪先生靠笔吃饭,不如说靠着对美食和生活的向往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个年轻时赶上小本子轰炸,逃亡的路上他都忘不了摘松子吃的主儿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学时更是四处玩、四处逛,什么翠湖、滇池都玩了个遍,什么汽锅鸡、腐乳肉、乌锅贴鱼、米线、饵块一样没落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走出找工作阴霾的汪先生说“一定要爱着些什么,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后来也是这么做的,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下放、面对劳动、面对生活,文字很有趣。

        人多力量大,押运处众人团结一心,还没到中午,土豆就种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同志们,我跟大家说件事,市局领导帮咱们争取到了去农场劳动的机会。等农场丰收,大家伙都有份。”收好劳动工具,方圆并没有放职工离开,而是借机将农场的事情公布了出来,引得了职工的热烈鼓掌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