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旧货市场啊,也不是不行,就是得碰,保不齐什么时候碰到合适的。我倒是认识个木材厂的朋友,你要是不嫌弃,我可以帮着问问。”唐植桐买火锅的时候去过旧货市场,桌椅的品质一言难尽,至于可能出现精品的文物商店,下个月才筹备营业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感情好,谢谢唐老师,来,再加深一个。”对于唐植桐的好意,张新平欣然接受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人在安化楼推杯换盏的时候,安东林场今天也在收到了唐植桐的信。

        说来也巧,之所以能这么快收到信是因为唐植桐拍的那份电报。

        电报虽然拍了好几天了,但投递员一直没送,如果不是因为要把电报送往林场,投递员至少还要再等一个星期才会来林场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收到信之前,唐文邦其实已经知道了唐植桐不让他进山挖参和进京的事情,因为昨天唐蓉和苏念斌从学校回家时带回了唐植桐写给他俩的信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俩的学校在安东市区,投递比林场要及时很多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正在吃饭的闺女,唐文邦没有责怪她给侄子添麻烦,毕竟考学相当于再投一次胎,是人这一辈子仅次于结婚的头等大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孩他娘,今天多给孩子包些煎饼带着。”唐文邦盘腿坐在炕桌旁,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,侄子那边答应给帮忙打听,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不能掉链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昨天俩孩子一回来,不光把唐植桐的嘱咐都给说了一遍,也把两封回信拿给唐文邦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唐植桐在信里嘱咐弟弟妹妹好好吃饭,要保证学习的精力,不要为粮食发愁,缺了给他写信,他去想办法解决云云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