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英听到陈大姐招呼,连冰棍也顾不得吃,小跑着往这边来,一边跑,头上、肩上的麦壳和麦芒随着往下掉。

        余英过来的时候是短发,唐植桐听押运处的同事说,她原本是长发,但由于家庭困难,长发在老家的时候就绞了卖了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陈大姐。”余英过来后,用黑乎乎的手将散落在脸前的碎发往耳后捋了两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样?还习惯吗?”陈大姐笑嫣嫣的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习惯,这比额那好,麦子产量也比额那高。”余英回答的很认真,这边都是好人,对她也和善,她对这地方非常满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还高?”陈大姐有些意外,她刚才就在跟方圆聊产量的问题,今年的生产队队长给出的亩产量在110斤的样子,比风调雨顺的年景低了35%左右。

        产量低,不光社员能分到手的少,邮电这边也受影响,最终分到每个职工头上的也会跟着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额老家旱,麦子稀,一亩地最多打九十斤麦。”余英认真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大姐和方圆听闻后有些吃惊,这个数据可比那边放的卫星少太多太多,而唐植桐由于知道这几年的情况,表现的比较淡定。

        在59年之前,国内小麦亩产量就不高。

        1957年我国小麦亩产量约为129.7斤,哪怕是上面,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,在一五计划中,1957年粮食平均亩产目标是100.7公斤,当然,这个数字里面包含所有的粮食产出,也包括一年两熟的产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