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翊钧处理完了最后一份奏疏,脸色不大好看,显然是贱儒又惹了皇帝生气,这不意外,因为经常发生,这是臣权和皇权博弈的一部分,将会伴随朱翊钧一生的宿命。
“这些个贱儒好生叛逆!”朱翊钧靠在椅背上,若有所思的说道,他其实可以理解这种现象。
当个体遇到了与自身信念相悖的观点或者事实时,除非这个观点和事实强大到足够完全摧毁原来的信念,否则这个个体就会忽略和反驳观点和事实,原先的信念会更强。
这种叛逆的心理,是有普遍性的,朱翊钧用了四年的时间,仍然没有完全敲碎张居正的思想钢印,就是这种情况。
这是一种认知矛盾和自我保护,人在被动的接受信息的时候,保护自己的信念,不受外来信息的干扰和侵害,缓解自身的认知矛盾和冲突,维持自己的认知平衡。
除了叛逆之外,还有就是嘴硬,嘴硬的心态很好理解,黄悦忠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,明明读了矛盾说,明明知道自己观点如何去完善,但是作为反对派又不能改变自己的立场,那就只能嘴硬,说自己没读过了。
最后就是利益了,个人的信念和立场代表了既有利益,这个时候,任何观点、数据都无法说服对方,只有利益受损才会对自己原有的立场产生怀疑,进而崩塌重塑。
贱儒大抵有三类,就是叛逆、嘴硬、利益相关,但现实是,作为上位者,朱翊钧完全无法分清楚这些个贱儒到底是哪一类,这就让处置变得困难了起来,完全无法一刀切的处置,那样会伤及善类。
当皇帝很难,也很简单,任人唯贤,遴选出贤才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地方去。
比如万士和最开始的表现就是叛逆,他作为爬到了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的明公,自身的信念和认知,早已经贯穿了他的人生,他能做出改变,那可是一巴掌一巴掌抽出来的。
“头疼。”朱翊钧吐了口浊气,看着王夭灼露出了个无奈的笑容,而后这个无奈的笑容逐渐变的古怪了起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