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居正脑子嗡了一下,陛下这一句,这两年听得少了,这猛地听到,让张居正万分警惕,他略显疑惑的问道:“陛下,是今天接见外官略有疑惑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,也不是。”朱翊钧点头又摇头,肯定又否定,主打的就是一个如是,似是而非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为何一直不肯将矛盾说、公私论、劳动图说、财富说更进一步,或者更加明确的说,先生为何坚持,不可能将君父、君国、君师区分呢?私下论政,畅所欲言。”朱翊钧问出了自己一直以来想问的事儿,张居正对这条底线坚持到了几近执着,朱翊钧每次谈到一是一,二是二,将君父、君国、君师区分开来的时候,张居正都避而不谈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张居正已经真切的归政了,已经把所有权力交还给了皇帝,已经没有实力再次擅权,那么这个问题,就是可以讨论的了,否否则朱翊钧打破沙锅问到底,就像是在问,先生你为何还不造反呢?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面色严肃,他思索了许久,才开口说道:“臣知陛下所言,臣以为这件事,不分开的好,分开了,反而不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的意思是,分开是错的,混为一谈才是对的?”朱翊钧两手一摊,他不太赞同张居正的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朱翊钧看来,这样赋予了君王太多的使命,这就是一层层的枷锁,将皇帝装进了一个名叫礼法的笼子里,国家的存续完全和皇帝的个人德行挂钩,这样一来,皇帝成为了装在套子里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国家的兴亡只跟皇帝有关系,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,势要豪右、乡贤缙绅,可以将君王塑造的无限高,而后安心理得的当个蛀虫,掏空国朝根基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之所以一直坚持把君父、君国、君师分开,就是想要否定君王无限责任制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实践中,大明君王并不拥有无限的权力,甚至多数时候,都是束手束脚,但是在承担责任上,亡国的责任都归咎于皇帝的身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