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官,纠错力量的具体体现,负责纠正内阁、皇帝做出的错误决策,监督、限制内阁、元辅、君王正确行使权力,御史、六科给事中的封驳事权,可是朱元璋给的,而内阁阁老、廷臣又负责言官的任免。

        君王、内阁、元辅、言官这一套朝廷中枢的运作逻辑,何尝不是一种君主立宪制的实践呢?

        大明的宪纲,不正是朱元璋建立的法统,祖宗成法吗?

        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一套法统出现了漏洞,就要修修补补,在万历年间,终于成为了《大明会典》,这何尝不是大明的宪纲?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张居正毕生的遗憾,绝不是他被自己的弟子给清算了,张居正那么聪明的人,大抵是想到了自己的下场,他最大的遗憾,正是他活着的时候,未曾修完的《大明会典》,他的制度设计,大约是想建立一套,即便是皇帝昏聩,也能够顺利履行朝廷职能的制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会典,是皇帝、朝廷、外官、天下万民,约定俗成的规矩,也是大明修修补补的法统,是大明自上而下的权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丁忧这一年,朱翊钧依旧让修出来的每一卷大明会典,都送到宜城伯府,给张居正亲自订正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,一个拥有非常非常多君主离线制经验的国家,现在终于将这套经验,搬到了琉球的身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在这个过程中,多少显得吃相极为难看,威逼利诱,无所不用其极,丝毫不顾及脸面之事,尚久但凡是露出一点点不肯安心做个富家翁的想法,那朱翊钧就决计不会让他活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宣旨吧。”朱翊钧对着冯保平静的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冯保上前一步再甩拂尘,小黄门拉开了圣旨,吊着嗓子,振声说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