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仗意义重大,粉碎了敌人深入我军后方,意图牵扯我方主力无法继续进攻马六甲海峡的阴谋,沉重打击了果阿总督府的士气和嚣张气焰,这是大明回合,大明在进攻是居然还敢主动进攻,但凡是敢伸出爪子就敢给你剁了,极大的震慑了盘踞在棉兰老岛的西班牙人,再不敢轻试锋芒。

        完全值得朝廷评定一个三等功赏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朝明明知道人头功赏的缺陷,而在大明国初,洪武、永乐年间,甚至是建文年间,论功行赏,都是实质上的事功,为何到了永乐之后,大明人头功赏制逐渐成为了主流,是大明皇帝、大明朝臣们不知道人头功赏的弊端吗?答案是非常清楚的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    忠君体国侯于赵提这个事儿,不是侯于赵是个大聪明,相反,他还有些‘蠢笨’大家都知道却不说,侯于赵说出来,就显得有点憨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何大家都不说,都不改变?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朝廷穷,财用大亏,没银子,还没粮食,更没军备,只能依靠个人勇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以这次出战的大明客兵为例,除了本来的俸禄外,上船就是每日三钱银子的行脚银,还有五斤国窖,五瓶国窖在海上兑水喝省着点用能有三个月之久,这一仗只持续了大半个月的时间,甚至还没到国窖兑水的地步,这五斤国窖价值一斤就要三两银,再加上事功赏的五十银,这一趟,大约能抵得上六七年的俸禄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普通米酒一斤不过三钱银子,但这是高度烈酒,在民间做法事的时候,才会用到一点的法酒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军兵其实不期望大明皇帝能有多么爱兵如子,能让吃饱,就给守住家门,站在关隘上,击退来犯之敌,就对得起皇帝的恩德了,要是给点银子,上阵杀敌不在话下,万历以来,大明军兵的待遇,在大明财政逐渐恢复的同时,待遇稳步提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皇帝实在是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!

        得亏陛下是皇帝,否则军兵们还以为陛下要造反呢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