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徐渭看来,天下兴亡肩负于诸侯这种政治制度,不够稳定,因为每个诸侯都有自己的利益,利益驱动之下,有自己的选择和主张。
在徐渭看来,作为皇帝,在重大问题上,不能犹豫,而且要表达出明确的态度来,哪怕是错的,也要走下去,而不是让朝臣去猜测圣意,这一猜,就容易出事,这一猜,野心家们就要开始活跃。
政治这个游戏,讲大势所趋,也讲偶然。
譬如:如果大明皇帝或者张居正在万历元年被刺杀身亡,大明何去何从?譬如,李世民没能在玄武门击杀李建成,反而被李建成察觉带着人反杀,大唐又会何去何从?
主少国疑,危险就危险于人心思动,所以才有刺王杀驾、大火焚宫、西山刺杀;而国失大信,就是人心启疑;以陛下这些年来重信守诺来看,并不会发生,陛下的信誉,连天牢里的案犯,都非常认可。
如果陛下在重大问题上,左右摇摆,举棋不定,那就会人心思动,那么野心家的偶然行为的概率,就会增多。
唐高祖李渊在继承人问题上,举棋不定,最终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,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,但凡是有一点犹豫,导致消息泄露,李世民以及他的天策上将府必然无人生还。
从陛下手刃徐阶来看,徐渭不认为皇帝缺少果决。
那么徐渭自然要祝福陛下身体健康,长命百岁了,即便是陛下真的如高拱所言那般愚钝,也没什么大碍,蠢就蠢点,只要按着张居正铺好的路走下去,大明少说也能续命百年。
足利义昭得到了长崎总督府的首肯后,坐上了五桅过洋船,出发前往天津塘沽,如果再晚一些,等到十一月末的时候,天津塘沽就会结冰,再想去过去只能停靠在山东,又要耽误一些时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