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有自己的国情,黎牙实久居大明,可以理解大明这种高道德形成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是天朝上国,在黎牙实心里,这里也是地上神国。

        五星评论家黎牙实曾经在游记里如此评论道:[大明的海外开拓充斥着矛盾性,印证了哲学家张居正的论断,矛盾普遍存在。大明朝廷一方面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,一方面又不想制造更多的杀孽来彰显天朝上国的雅量,希望通过温和的手段来获取利益,他们把这种方式叫做王化。]

        [这种矛盾之下,导致了吕宋的现状,在繁忙的马尼拉港口,吕宋当地人的产业居然也占据了10%,很难理解,但这就是现状,这种矛盾的现象,吕宋总督府本应该很难维持,好在,大明海军足够强大。]

        在开海政策的不断支持下,最先抛下高道德劣势的便是逐利的商贾。

        毫无疑问,泰西在殖民上的成功,让这些船东们,蠢蠢欲动,在大明水师逐渐强横的现在,大明的商贾表现出了他们的开拓性和冒险性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来燕兴楼除了看一下开市第一天的行情之外,还有一个热闹,是抓倭人的奸细。

        更加明确的讲,倭国的织田信长在去年三月份,派出了四条船,船上一共二百三十人,想要到大明来搜集情报,最终抵达大明的只有一条船,船上只有二十三个人,其他的全都饿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四条倭船在东海上兜了长达六个月的圈子,最终只有一艘船顺利抵达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二十三个奸细,在去年九月份在山东胶州附近的海域上岸,现在已经被抓了二十一个人,剩下的两个,就在这燕兴楼内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皇帝对遮奢户和读书人是有偏见的,而这两个倭人能够抵达京师,能在大明燕兴楼内吃吃喝喝,加重了朱翊钧的这种偏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