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武士道里,具体说法是《战训》:勿受生擒为俘虏之辱,勿死而留下罪人之污名。

        铃木他爹经过曲折和复杂的经历,还是被救了出来,而后平野他爹当了介错人,监视了铃木他爹的自杀,在铃木他爹把匕首刺进腹部之后,平野他爹作为介错人,砍下了犯错之人的脑袋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理说平野耕次郎是铃木川太的杀父仇人,结果二人仍然十分要好。

        铃木川太在交代时,发出了疑问:他的父亲被大明俘虏后,仍然得到了包扎,可他父亲被救回来后,却以武士之花的名义,光荣就义,这里面应该有些问题,但他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。

        浙抚朱纨自杀明志后,大明平倭一定会抓俘虏送到京师,如果没有抓到俘虏,一般不报军功,直到现在,仍然如此,陈璘仍然小心的遵循这个规矩,抓到的倭人俘虏过堂之后,都被朱翊钧扔到了解刳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距离倭患被彻底平定的万历元年,才刚刚过去了六年的时间。”朱翊钧合上了卷宗。

        万历八年二月初五,京师筹备科举的时候,一道圣旨突然传到内阁,这道圣旨在内阁过了一趟,被张居正、王国光、马自强动用阁臣的权力封驳,退回了司礼监。

        次日,司礼监又把圣旨原封不动的送到内阁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等人没有办法,前往离宫觐见,在经过激烈的争吵后,仍然没有达成共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大明第一次,皇帝和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,在政令上,产生了巨大分歧,甚至闹到封驳事的地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