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翊钧送别了朱载堉,朱载堉对万物无穷之理的热忱,过了九年时间,仍然没有一点下降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窗外的春雨丝丝,朱翊钧拿起了一本奏疏,来自于广州市舶司的监当官,万文卿、伍维忠,万文卿特别喜欢逛青楼,但是自从二人拜师王家屏之后,就再也没有逛青楼的机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能逛,但是谁都不能挡着这两个家伙对青楼的热情,二人上这本奏疏的内容和青楼有关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段时间,万文卿、伍维忠敏锐的发现,广州府内的许多人牙行、青楼都不再裹脚,对于为何出现这种情况,二人非常好奇,进而对人牙行和青楼进行了走访,最终发现,引起这种变化的是皇庄里的高跟鞋。

        嘴会撒谎,但是牛子不会。

        率先购入了皇庄攻速鞋的青楼,获得了更大的市场,导致各大青楼只能跟进,而高跟鞋和裹脚是相悖的,因为裹脚三寸,本就不好行走,再加上高跟,那别说伺候人了,走路都没法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朱翊钧忽略的文化,实际上大明的裹脚文化非常盛行,主要集中在大家闺秀和娼妓等范围内,大家闺秀是为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而娼妓则是主要满足客人那奇怪的审美。

        普通人家,哪有那个裹脚的资格,大明百姓家里的孩子,不论男女老幼,会吃奶时就在父母的背上下田,等到三四岁就开始拾穗,六岁就开始放牛,九岁开始下地干活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之所以忽视,是因为大明皇宫并不裹脚,自明初马皇后这个大脚皇后开始,大明皇后就没有裹脚的,这是祖宗成法,也是基于现实,因为在皇帝面前摔倒是失仪,为了防止御前奔趋颠蹶之患,遴选时,就直接刨除了这一项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大脚皇后终究是变了样子,宫里也慢慢有裹脚的,叫做宫样足纨,是自明孝宗出现的,这种样式仍然是裹脚,但不影响行走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登基后,对这个没什么追求,也不喜欢,大明后宫的女子,也就不为难自己了,王夭灼入宫之后,就跟着朱翊钧身边,皇帝不喜欢,王夭灼自然不会裹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