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子复俯首说道:“这台一人高的往复式蒸汽机,最高可以提供三马之力。”
朱翊钧和朱翊镠收到了一尺多大的模型,这两个模型可以带动一个风扇,只需要蒸汽机安装在室外,风扇在室内,就可以在炎炎烈日之下,获得风,而风干也是许多工坊需要的环节。
从手拉单程的风箱,到往复式风箱、再到往复式抽水机、再到能转的往复式蒸汽机,再从只能转起来到一马之力,最终达到了三马之力,这条路从朱载堉万历元年入京,已经走到了第八个年头。
这个马力已经可以用到矿上采水、拉煤、拉人、排风,用到船厂的蒸汽烘干、木材刨削加工、部分炮管、枪管的铁器锻打等等场景之中了。
需求实在是太大了,产量实在是太低了,这就是朱载堉捣鼓出来的蒸汽机给他带来了社交上的麻烦。
朱翊钧对这个蒸汽机满意的不得了,他和朱载堉、黄子复聊了许久,按着朱翊钧的想法,他想在北大营外专门建一个蒸汽机厂,专门负责生产蒸汽机,奈何原材料根本不够用,打造这玩意儿,朱载堉用了本溪的人参铁,但如果愿意增重的话,其实也可以用更差的铁料。
朱翊钧颇为遗憾,但朱载堉认为,三年左右的时间,就可以大批量制造了。
“这第二个是什么?”朱翊钧询问着第二个红绸布之下的祥瑞究竟为何物。
“这个是缝纫机。”朱载堉介绍了第二个祥瑞,一个先打洞、后穿线、缝制皮革的单线链式手摇缝纫机,结构虽然简单,但一人摇动,另外一人就可以对皮革进行缝纫,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。
朱翊钧看着缝纫机啧啧称奇,这东西颇为简陋,而且成品需要手工打结,否则容易发生边锁脱散,而需要两个人去操作,但它的确是台能用的缝纫机,结构上并不复杂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