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后花魁把这个当成了笑话,在太白楼讲与人听,这也算是趣闻,花魁见多识广,则是觉得都不怎么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倭国王府和琉球王府就因为这点事,大闹了一场,轮番请花魁上门,一次比一次的排场大,比排场,比规模,比时长还要比大小,闹的笑话大了,皇帝听闻,下旨不得斗富,这才是落下帷幕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又问了几件最近发生的事儿,比如戥头案,比如新都杨氏,比如王如龙复开平卫,比如今年大雪,三娘子和布延求助大明朝廷等等,熊廷弼都是对答如流,而且颇有自己的见解,并非人云亦云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非常满意,熊廷弼读书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,不会成为杨有仁那样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王如龙复开平卫之事,在熊廷弼看来,是九边军兵战力恢复的体现,同时也是土蛮汗抵抗意志完全崩溃的证明,而且也是大明边方贸易的结果,熊廷弼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,尤其是结合了西班牙崛起的过程,强调了羊毛生意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    西班牙是羊背上的王国,从卡斯蒂利亚王国发家,而美利奴绵羊也是卡斯蒂利亚的印钞机,让西班牙成为了当下唯一的日不落帝国,而西班牙和英格兰的矛盾,也和羊毛生意有极大的关系。

        羊毛生意将会成为大明控制塞外的一把利器,大明可以不穿毛呢,但北虏不能不养羊,如果大明不要北虏羊毛,必然引发北虏的内部矛盾的剧烈冲突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熊大,连海外番国志、黎牙实游记也读吗?”朱翊钧在文昌阁坐定,不住的点头,对熊廷弼的学习进度,非常认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的文昌阁,各种藏书都有。”熊廷弼欲言又止,最终没有说出更多的话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在他看来,如果大明不再开海,将海洋拱手让给泰西,在殖民掠夺之下,泰西在物质丰富的前提下,发展速度将会远超大明,恐成中华文明之敌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