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千斤火药的轰鸣之后,十二月二十七日,大明皇帝下旨,京师全面禁止烟花燃放,很快这個禁令就扩展到了人口超过一百万人的三十二个城池,对于任何爆竹厂的生产都进行了严格规范。
在皇帝发下圣旨的当天,大明五城兵马司开始挨家挨户的搜检爆竹,朱翊钧也不怕校尉们趁机抢劫,因为大明的缇骑们就在后面跟着,询问是否财物丢失等等,而城外,则是由京营锐卒们进行收缴。
随着陛下逐渐长大,顺天府逐渐变成了忠诚的顺天府。
万历八年的新年是安静的一年,朱翊钧其实很习惯这种安静,因为自从武宗皇帝过年点烟花点了乾清宫后,大明皇宫就全面禁止烟火了,已经数十年了。
朱翊钧习惯这种安静,大明百姓们可一点都不习惯,皇帝的这个圣旨,自然是又被骂了,骂朝廷管得宽。
朱翊钧没有关注骂声,因为他在关注这场火药爆炸案的前因后果,明明只有三十斤火药的批文,这个朝阳门外的烟花厂,居然囤了三千斤火药,爆竹厂的东家,住在西城,姓陈,当天就被衙役们给拿了,而烟花厂火药的来源不是硝石,而是厕灰。
这个陈东家,过年后论斩,总要有人为这场爆炸案负责,因为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利,明火出现时,管仓库的伙计跑去喝酒去了,炸了之后酒也醒了。
为爆炸案负责,不是这个利欲熏心的东家,就是监察不到位的顺天府衙门,总得有人负责,所以陈东家就要被斩首了。
王恭厂数目高达五十万斤的火药开始逐步转移到各个小型武库之中,火药管理制度将会改变,防止任何隐患的发生。
这个案子,也引起了朝阳门外附郭民舍管理的讨论,这是朝廷管理的薄弱地带,并没有专门的衙门进行管理,草市百姓,本就多流民,各种恶劣事件时有发生,大明京畿,算上草市百姓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人,而且以朝阳门外居多。
经过了紧急的讨论,通州这个州县级别的衙门代管,而后吏部会在年后解决这个问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