堰塞空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,汪道昆并没有进一步论述,大抵便是钱总是流向不缺钱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重复就是大明的手工作坊总是在重复的事情重复做,明明一家已经完全攻克了或者偶然间找到了提高生产力的方法,但就是关起门来自己用,旁人稍加打听都是忌讳莫深,缺少一种机制来减少重复投入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沉没,则是让汪道昆极为心痛之事,大明手工工坊投入,却经营不力,最后空置,巨大的投入被搁置,宛如良田没人耕种那般令人心痛,还有大量的白银被埋到了猪圈里!

        流失海外,则是当下大明开海后的新矛盾,大明遮奢户畏惧朝廷威严,反对朝廷干涉,将大明的血汗钱带出了海外,元绪群岛的开发,轰轰烈烈,就有这方面的原因,大明的白银在流失,在出逃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要说浪费的话,这是可以谈的。”张居正放心了,感情不是要奔着皇帝去的,那就可以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在松江巡抚九年,今日观夕日,大司空已非当年了,当年大司空最擅长的是撰些杂剧。”张居正颇为感慨的看着汪道昆,这个家伙当初最擅长写杂曲,是个戏曲家,在松江府任事多年,时光荏苒,现在已然变成了激进派中的激进派。

        白银问题,汪道昆思考的很好。

        现象、现象背后的问题,问题的原因,汪道昆侃侃而谈,但是到了这一步,仍然是袖手空谈,汪道昆必须拿出具体可行的办法来,最少也有个明确的纲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这个白银浪费的问题,应该如何解决呢?”张居正好奇的问道,他多少有些思路,但不成熟。

        汪道昆站了起来,面红耳赤的大声说道:“最好的办法,就是资产增殖!只要流动资产的白银,能够固定为大明的固定资产,海外的种植园、大明腹地的桐园、垦荒土地、手工工坊、家宅田舍、大型工场、官厂团造,甚至是培养舟师、工匠,都算是让大明资产增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