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对鞑官有一整套成熟的安置手段,经过和吉能、切尽台吉的商量,斡尔朵部所有百户以上,都同意前往陕西行都司安置,并且改为汉姓,不再领本部兵马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个年代,能做大明的狗,对于斡尔朵部而言,是一种幸运,是远比跑来跑去颠沛流离的野狗,要强许多的幸福。

        吉能、切尽台吉只要不犯事,他们一家就可以一直在大明做世袭指挥佥事,子孙们能够真正成为大明人,但是在草原上,很有可能一场大雪灾后,就被手下人割掉脑袋换取赏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稳定的社会之下,连肉食者的日子都是谨小慎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河套人里有八成都是汉人。”陈大成面色凝重的说道:“都是从汉地逃出塞外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八成汉人,两成北虏,构成了河套人,在简单走访之后,陈大成就得到了这个结果,河套的人丁构成,让人庆幸的同时,还有些悲哀,庆幸的是,大明在河套有稳定的统治基础,悲哀的是,大明之前似乎从未关注过这里,也没有关注过他们为何逃难至此。

        戚继光认真的查看着塘报,李如松已经突袭到了乌海,这次的征伐至此已经结束,征伐结束不代表着战争的结束,接下来是更加严酷的治安战。

        戚继光率领的京营,会在河套停留一年的时间,这一年的军管时间,主要工作是将河套地区的防务交给三边,延绥、甘肃、宁夏。

        宁夏卫包含了整个贺兰山,三边充实河套,算是将河套彻底军屯卫所,这是实土郡县,除了等待三边充实河套之外,还有迁民,陕西、山西、甘肃(陕西行都司)等地因为兼并导致的流民,迁往河套安置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一年军管时间里,大明京营会扫荡整个河套地区的马匪,为大明经营河套提供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,而清剿马匪,可以快速获得河套人对大明朝廷的认可,人心向背,才是决定实土郡县,是否能长治久安的根本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