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崇古看到这个工兵团营的时候,忽然对《还田疏》的实现,有了那么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,或许真的能够成功!

        如果真的成功的话,那他王崇古就是大明中兴功臣,而不是欺君罔上的佞臣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丝的幻想,让王崇古兴奋至极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的大驾玉辂赶到后,也没有沙场点兵,毕竟不是京营征战,朱翊钧仍在武英楼,目送工兵团营离开,至少他们不是骨瘦如柴,至少他们的脸上还洋溢着的是笑容,而不是愤怒和仇恨。

        工兵团营的力役们,看到皇帝的车驾,不是愤怒,而是笑容,虽然辛苦,但相比人相食的地狱,力役们至少活在人间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每天都到北大营操阅军马,工兵团营的军兵力役们知道那是陛下的车驾,知道陛下在看着他们前往他们的战场,绥远驰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至少,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,把工兵团营的力役,看成是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啊,让各地组建工兵团营,也不是一定要修驰道,修桥、修路、修渠、开山、营造隶属于布政司的官厂也行,大明百姓是能够忍受苦难的,勤勤恳恳的,只要不闲下来,有活儿干,有口饭吃,大明就乱不起来,陛下。”王崇古对各地巡抚请求修建驰道非常认同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崇古真正看到了团营的那一刻,就确信了,军屯卫所+住坐工匠=官厂团造,真的可能是出路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崇古大声的说道:“刘伯温说,万夫一力,天下无敌,臣起初不信,陛下,大明君臣同心,上下万夫一力,必然天下无敌!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