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近的新政,先生是不是颇为反对?”朱翊钧询问着张居正对于近来新政的看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长大了,权力的中心正在逐渐从张居正让渡到皇帝,近来的新政,颇为激进,燕兴楼交易行的扩张、国债、钞法在海外试行、驿站的承兑汇票,无论哪一项,都和大明国朝有些格格不入,和礼教背道而驰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过程中,因为商品的丰富,会产生一种商品无所不能的拜物教,而白银流入,在京师、南衙、松江等地的白银堰塞,拜物教,又必然向拜金教转变,认为金钱无所不能,无论是拜物教还是拜金教,对崇德教的儒家士大夫而言,都是巨大的冲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臣的确是不太赞同的。”张居正选择了实话实说,陛下直接问,他也直接回答了,绕那么多的弯儿,猜来猜去的不符合他们这对君臣相处模式,他思索再三开口说道:“其实在臣看来,新政的力度已经完全足够了,没有必要更进一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五桅过洋船已经足够了,没必要再造快速帆船;清丈还田足够了,没必要普查丁口,均田役;六册一账已经足够了,大明财用日盈,交易行没必要扩张,更没有必要发行国债;涌入大明的白银和赤铜也足够了,没必要再探索钞法;《给驿条例》已经足够了,驿站的承兑汇票是兵部捞过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种种,张居正觉得够了,再继续下去,就会威胁到皇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新兴的资产阶级,绝对不会满足当下阶级,掌握了更多社会资源的他们,会对自上而下的朘剥越发不满,新兴资产阶级,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实现自己的阶级跃迁,也就是造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有历史教训的,一场安史之乱,让大唐从盛世向地狱滑落,安史之乱被平定后,节度使们发现了自己的强大,一个个做起了山大王,藩镇割据成了中晚唐的最大乱象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一个阶级掌控了完全不属于他这个阶级应该掌控的社会资源时,想要更进一步,变成了必然。

       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,孝,是儒教之下的社会基本运行规则: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,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