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下章礼部用隶书吧,就不必用朕的字了。」朱翊钧想了想还是否定了这本奏疏,他主要是怕社死,走到哪里都看到自己写的字被挂

        的到处都是,多少有些尴尬。

        倒不必担心有人模仿皇帝的笔迹伪造文书办坏事,公文里最重要的是印章,而不是字,绝大数人都不知道,皇帝的章是三寸,一品二品为两寸五分,以下每一级减一分,官越小,章越小,伪造印章可是个技术活,当然也很刑就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也在长大,他的字体也在变,变的更加大气磅礴,变得更加锐利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这种事要反复推辞两次,然后在群臣相请的情况下,朱翊钧作为皇帝,用一副‘都是你们害苦了朕"的样子答应下来,才算是符合礼法和中庸之道,他也不想的,都是朝臣们反复请命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选择了推辞,礼部很快就把第二封早就准备好的奏疏,送到了通和宫内,再次被否定后,礼部当天就把第三本诸部明公签好的奏疏送到了宫里,朱翊钧勉为其难的将奏疏留中一天,第二天发还文渊阁,十分‘无奈"的同意了礼部所请。

        驰道所有沿路的指示标牌,都会采用皇阁体,就是皇帝还在读书时候的字体。

        万士和再一次被骂的狗血淋头,见过拍马屁的,就没见过这样拍马屁的,干脆也不要叫万软骨了,叫万无骨好了,还连累着海瑞、沈鲤的名节一起受损!大宗伯万士和根本不作回应,他忙着呢,哪有功夫回应这个?反正陛下最后答应下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礼部谄媚,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干出这种事来,也不稀奇,关键是奏疏上还有海瑞、沈鲤这种骨鲠之臣的签名,就让批评变得尴尬了起来,这两位的名声可是极好的,所以仕林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,就当这件事从未发生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皇阁体,是一个插曲,科举还是坊间关注的头等大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