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伱这个办法,好!”朱翊钧迅速利用这个分析法,分析了几件事。
比如一张船舶票证的收益是十年到十五年,到那时候木壳船就会报废,每年的分红为为两银到三银,那么就很清楚整体收益,是二十银到三十银之间,再加上回航率的风险,低于十五银可以买入,高于二十银是高风险。
现在皇家舰船设计院,正在研究木壳包铜技术,一旦有了突破,船只的寿命会大幅度提升,到那时,船舶票证还会升值,这就是利好消息。
“有点意思啊。”朱翊钧又试了几次,确实极其好用,他笑着说道:“王大公子赚钱,是应该的。”
王谦持有了大量的驰道票证,算是大明绥远驰道散户里最大的股东,再大的股东就是户部国帑和内帑了,王谦是最早看好驰道票证的那个人,没有之一,在什么都没有只是个概念的时候,王谦就已经很看好了。
随着驰道的不断修建,以及蒸汽机规模、匹数、小型化的进展、钞关抽分局制度的完善,驰道票证的价格,已经水涨船高。
王谦本人的财富也从一百万银,增加到了一百七十万银左右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绥远驰道仍然没有修通,一旦修通再加上钞关抽分局的设立,可想而知,王谦的个人财富还会飙升。
“臣有本奏疏。”王谦将袖子里的奏疏拿了出来,《有价票证分析疏》,洋洋洒洒数万言,都是围绕着价值去展开分析。
“这本奏疏留在朕这里,朕细细研究一下。”朱翊钧看了两行,就知道不能草草就给个答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