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为了避免地方以三司使为核心形成根深蒂固的小团体,一朝天子一朝臣,朝堂如此,地方也是如此,这样强行换脑袋的做法,就是逼地方进行新陈代谢,人员的流动,会限制这种小团体之间的互相行方便,危害就小的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条条也不至于失效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想起了新都杨氏案中的前四川巡抚罗瑶,罗瑶是湖广人,是张党的嫡系中的嫡系,到了四川,面对近乎于铁板一块的四川地方,意志不坚定的罗瑶选择了投降,贪腐了三十六万两白银,最终声名狼藉,被皇帝褫夺了官身和功名。

        梁梦龙综述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,而办法是极为有效的,能架空巡抚的只有三司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下章内阁知道,明日此事廷议,司礼监把奏疏多抄一份,放在朕的案前。”朱翊钧额外交待了一下,这本奏疏要放在面前,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一件事,那就是矛盾相继释万理,一个矛盾解决会有新的矛盾出现,没有任何政令可以推行下去就高枕无忧,坐享其成。

        贱儒们总是法三代之上,希望有一个万世不移之法,但事实上,不存在。

        考成法也需要修修补补,才能持续发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臣遵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对考成法的修修补补很快就通过了廷议,而且吏部马上开始了行动,对久任超过十年的地方官展开了升转或者转任,这一轮快速的人事调动,吏部显然是早有准备,对于考成法之弊,张居正也不是毫无察觉。

        朝堂上没有党锢之祸,张居正有更多的精力放到吏治和制度完善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