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的是赵光义,说的是李隆基,其实都是在劝谏陛下而已。
万士和在表达他对加税的反对意见,他认为朝廷不必这么急切,赵光义和李隆基都是败在想要速胜之上,欲速则不达。
都是反对加税,万士和的做法就得到了皇帝的首肯,而其他朝官的反对,则换来了皇帝嘲讽其为惊弓之鸟。
“臣谢陛下盛赞。”万士和再俯首谢恩,他的名声全靠陛下去维护了。
“陛下,臣这里有本奏疏。”阁臣王国光呈送了一本奏疏到御前,朱翊钧打开一看,眉头紧蹙,面色凝重。
“这本奏疏朕仔细看过之后,再做讨论。”朱翊钧把这本奏疏揣在了袖子里,十分郑重。
现在廷议结束,要前往东华门见证正衙钟鼓楼的落成,这也是一件大事,事要一点点做。
东华门外搭起了观礼台,钟鼓楼的正式落成,有一个移交仪式,大约就是由王崇古、汪道昆带领工部各官,对正衙钟鼓楼做最后的检查后,移交给礼部使用,而礼部要负责派火夫的更夫,看护这个钟鼓楼。
钟鼓楼上有四面钟表盘,光是分针就有一丈二尺八分,整个表盘直径超过了两丈,整个钟室的摆钟重达27000斤,大概是如意金箍棒的两倍重,这么大个玩意儿,每三天都要给发条上一次劲儿,同样每三天一次,也要进行一次校准。
朱翊钧来到东华门的时候,整个东华门外,比会试、殿试放榜之日还要热闹许多,观礼台左右两翼,坐满了朝官和外番使者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