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翊钧在下章北镇抚司的时候,就明确表示了,织田信长死了,也不会有任何的责任而言,确切的说,前往倭国给织田信长提供的保护并不包括保护。
各巡检司的回函上写满了忠诚,各地巡检司,尤其是在长崎的巡检司,表达了自己支持的态度,支持的原因,是大明对倭国的情报,因为没有合法的身份活动,始终无法充足掌握,这让大明无法做出应对。
海防巡检司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,但是大明人高马大,倭寇矮小,大明的海防巡检,实在是太扎眼了,活动不利。
选择支持,是为了更好的获得倭国的情报。
海防巡检残酷的作业环境,就决定了报名参与其中者,皆是忠君体国之辈。
朱翊钧沉默了许久,最终决定提出条件,要求织田信长交出海关,在大阪湾战败的织田信长,已经失去了对海洋的掌控,而大明的海防巡检在倭国进度,也不保护他。
这一次的交换,看起来是极为滑稽的,是用不存在的海权来交换不会被保护的保护。
这是一个双赢的交换,大明得到了海关、都饷的名头,而且海防巡检以合理合法的身份刺探情报,大明赢两次,就是双赢。
万士和接到了皇帝下章之后,经过了礼部的部议,带着部议来到了通和宫御书房来面圣,在见礼之后,万士和也没有废话,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:“陛下,番夷的思考方式是这样的:你越是这么客气的对我,那肯定是我有让你忌惮的地方,虽然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,可能是区域实力上,你不如我,或者是有求于我!”
“《韩非子·亡征》曾言:国小而不处卑,力少而不畏强,无礼而侮大邻,贪愎而拙交者,可亡也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