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叫这个名字,那这本书没人愿意看,这样,改名叫:《官场纪实:从入门到权倾一方》,你这样改名,咱大明的官僚们还不趋之若鹜?不得人手一本?”朱翊钧看完了进表,对内容没有什么不满,但对题目不认可。
《上海县衙集簿》这名字多少有点寡淡了。
“矛盾说是不是更符合这个名字?”李佑恭觉得这个名字,矛盾说才更加贴切。
朱翊钧思考了下说道:“矛盾说道理多于实践,而这本则是实践多于道理。”
矛盾说是纲常,这是案例集簿,性质不同。
“臣遵旨。”李佑恭沉默了下,选择了顺从,陛下这个名字看起来更有冲击力,有趣的是,陛下起的这个名字,并不是挂羊头卖狗肉,而是非常贴合内容,真的很贴切。
阎士选真的做到了权倾一方,曲鹤行从嘉靖年间活到了万历十二年,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,这个阎士选真的不好对付。
《集簿》是一种从汉代就存在的文体,就是将县衙和府衙、朝廷来往的公文,整理成册,用于修县志用的,李佑恭将这些公文,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。
“这个案子,有点意思啊。”朱翊钧翻动着这集簿的目录,忽然定睛一看,从厚重的卷宗里抽出一卷来,细细的看了起来。
“陛下真的是慧眼如炬,就是这个案子之后,阎士选才成了青天大老爷,上海县地界的势要豪右多少有点怕阎士选了。”李佑恭十分确信的说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