倭国正在肉眼可见的变得畸形。

        徐渭看了眼窗外,长崎的春天因为洋流的影响会更早一些,今天没有雾气,可见度极高,天空和大海的蔚蓝连成一片,分不清楚彼此,海天一线,海鸥在码头上飞翔,落在桅杆上梳理着自己的羽毛,安静祥和。

        徐渭颇为感慨的说道:“按照矛盾说的说法,现在倭国发展到这种状态,应该出现一个凌驾于倭国各个阶级之上的朝廷,来调节各方面的矛盾,不至于倭国各个阶级,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下毁灭自己,而织田信长的安土幕府,应该履行这一职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但很可惜的是,他做不到,不是因为长崎总督府的存在,让织田信长如鲠在喉,是因为织田信长无法消灭地方割据的门阀,比如毛利辉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毛利家掌控着倭国最大的银山,石见银山,大明吹灰法和泰西汞齐法传入倭国后,石见银山的白银产量一年高于一年,充足的白银产量,让毛利家拥有了更多的战争底蕴,这也是毛利辉元能够屡败屡战的根本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织田信长无法消灭毛利辉元,再给织田信长十年、二十年的时间他也做不到。

        织田信长已经是倭国数百年一出的人杰,他都无法消灭地方割据政权,完成大一统,凌驾于各阶级之上的朝廷,就不可能组建,那么矛盾就无法调节,穷民苦力们就会永远陷入被朘剥的炼狱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生产关系决定的,不是因为仇恨的恶毒诅咒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原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代,形成的最大共识,就是大一统,就是消灭割据势力,构建凌驾于各阶级之上的朝廷,北宋因为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,只能和辽国、金国,都称正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长崎总督府是不是可以成为这股力量呢?取代幕府成为实际上倭国的朝廷呢?”罗应和有些好奇的问道,他想知道徐渭对这个海外建国有没有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