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线的挂钩一共有八个,棉线的尾部固定着一个铁片,可以不断的增加砝码,船的受力大小可以通过八方砝码的具体数量进行直观观察。
朱翊钧开始演示泰西船法中的软帆,一边演示一边说道:“这是软帆,当风来自北面则南向的砝码被拉动,当风来自南面,则北向的砝码被拉动,帆和风垂直时,我们不断的增加砝码,让船保持静止不动,将其定为一个标准的量。”
朱翊钧将帆调整,示意群臣观测标准高度,风吹动船帆必然产生一个力,帆和风垂直时候,这个力最大,能够拉动的砝码最多。
“如果航向与风的夹角为四十五度,软帆与风的夹角为15°,这个时候,船仍然能够缓慢的航行,我们加上了砝码,发现只有一个标准量的6.5%,软帆不是能逆风航行,而是速度太慢了,只有6.5%,只能以一种之字形龟速向前移动,而且通常情况下,风是多变的,所以在实际航行中,大软帆不能逆风航行。”
“而我们拿出一个硬帆来。”朱翊钧更换了实验素材,将挂钩固定好,笑着说道:“当船的航向和风的夹角为四十五度,硬帆与风的夹角15°,神奇的一幕发生了。”
硬帆船直接拖动着一个标准量的砝码在向前行走,在逆风的情况下,硬帆居然跑出了比船帆和风垂直时更大的力!
朱翊钧不停的加着砝码,最终在一点三个标准量的情况下,硬帆船才达到了受力平衡。
硬帆,在逆风的时候,跑得更快。
一片哗然,廷臣们议论纷纷,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这一幕,航行的太快了。
在风速一定的时候,硬帆逆风比顺风还要跑得快,去哪说理去,若非亲眼所见,他们绝对不会相信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