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翊钧打量着林偕春,他在判断,林偕春到底是真的不知道,还是在糊弄他这个小皇帝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看了半天,朱翊钧终于确定,林偕春可能真的是这么想的,就是养京营导致了财用大亏,而让乡民联防,下诏勤王,是个省钱的好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省钱是真的省钱,就是省着省着,把朝廷给省没了,把皇帝的脑袋也省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林纂修读史书吗?”朱翊钧发出了一句灵魂拷问。

        林偕春万般无奈的说道:“臣不读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怪不得不知道呢。”朱翊钧恍然大悟,原来是不读史,才出现了这种认知上的差距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的风力舆论里有一种非常强劲的史学风向,那就是只需要读好四书五经,天下万事即可成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社会现象,被后世命名为理学、心学化用史学,就是以理学或者心学的道理去理解史学,甚至干脆不读史,反正科举不考。

        四书五经就完全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嘉靖年间,能读到正史的,都寥寥无几,甚至连翰林都读不到全编,只需要学四书五经就够了,大多数的读书人,都是未尝睹全史,只需要学好四书五经就够了,为何要读史书呢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