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字号二十七号大将军炮。”朱翊钧来到了仓库,让人拉开了遮盖的篷布,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天字号是御制,皇帝亲自监工,二十七号炮不是它有二十七个兄弟,它是大明的第一个新铸炮法铸炮二十七次成功,并且顺利多次火炮发射。

        炮身按照官阶高低自上而下一共有257个字,从敕造二字,英国公张溶、定国公徐文壁、迁安伯戚继光一直到工匠的名字,都在火炮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站在火炮前,抬头看着这八斤药炮笑着说道:“此炮通长七尺二寸三分,内径三寸三分,外径八寸一分,炮身倍径24,重为1800斤,射程大约为八百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内锻外铸的法子其实已经很好了,有效的提高了良品率,但依旧有一个极大的问题,那就是不能大量铸造,产能有限,一个炮芯的铸造需要数月的时间,生产效率低下,同时内径最大为六寸,就不能再大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就促使了这门火炮的诞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铁模内水冷铸炮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长期的实践铸炮发现,火炮铸造废品率如此之高的原因,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炮管内外的冷却速度差距问题,砂模、铁模都存在这个问题,所以炮芯是一种折中的法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炮管的口径越大,炮管壁也越厚,炮管内外冷却速度的差距也越明显,由于这冷却速度的差距,许多材质不够好、不够均匀的炮管,就会在冷却时,因为热胀冷缩的缘故,而在火炮身管产生裂痕。

        炮身出现裂纹,就是废品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