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的,兵仗局设计了一种舰炮。”朱翊钧点头说道:“他拥有三寸五分的内径,外径则是由尾部厚重到头部薄而渐变,炮身长约九尺五寸一分,重量为2000斤左右的舰炮,射程在八百步以上,可以装九斤多重的实心弹或者开花弹,在三百步内可以有效击穿四寸厚的木制甲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遗憾的是,还没造出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殷正茂是水师,他当然关心舰炮,现在的威力大的大将军炮缺点太多了,一台炮最少也要五千斤以上,这个载重,换成粮食和淡水,可以有效的增加续航,新的铸炮法,可以有效的降低重量的同时,增加火炮威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舰炮还在试制,他这次回航,不知能不能领到这种威力更大、重量更小的火炮。

        殷正茂跟着皇帝的脚步,看了兵仗局铸炮的厂房,尤其是对于水冷和炮壁重量的厚度有了疑问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解释道:“这尾部的爆炸威力最大,所以最为厚重,同样头轻脚重,也能保持重心,让火炮更加稳定,如此设计的原因,是因为这张图,爆炸威力的曲线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度数旁通的结果,具体的测量法,是这样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解释了下膛压的概念,在不同的部分钻孔,填入铅子,火炮爆炸后,铅子被激射而出,穿透木板的深度,就是膛压的具体体现。

        尾部膛压高,炮壁厚重,前部膛压小,则炮壁轻薄,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了减重的同时,不会影响到火炮的性能,尤其是使用寿命。

        殷正茂已经震撼到了麻木,陛下为了振武,真的费了不少的心神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