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个真没有。”徐渭两手一摊说道:“你也知道的,粮船很容易沉,几乎没有海商愿意运粮贩售,因为风险实在是太大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大明有漕粮箱,但是漕粮箱的数量完全不够大明自己使用,哪有功夫往倭国运粮?而且大明也需要粮食,所以,往外运粮,是一件很难的事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倭国还是要想办法自己筹措粮食。”徐渭到了倭国见到了太多饿死的人,主要是食物的匮乏,食物的匮乏不是说耕地不够,虽然在眼下看来,倭国属于山多地狭,但是丁口不到一千万的倭国,这么大的地方,还是能够养得起。

        粮食的匮乏主要是因为倭国频繁的战乱,兵祸之下,生产和生活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,土地荒芜,水利壅塞的原因很多,农户逃亡、壮丁被拉去打仗、逃跑的军兵成为了盗寇为祸四方,倭国也闹倭患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,土地荒芜导致了饥荒、饥荒成为战争的理由、而饥荒和战争同时导致了丁口的减少、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荒芜。

        倭国其实已经在近一百多年的乱战中,逐渐找到了问题答案,那就是结束这个乱世。

        织田信长在众望所归中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,可谓是人心所向,即便是织田信长死在了叛臣的手中,但是织田信长之后的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,都在努力的寻求安定。

        徐渭做的事儿在大明的价值观中非常的邪恶,为了白银,将倭国这潭水搅混,让倭国再次陷入兵祸,这就是徐渭在做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灭倭,大明军是杀不完倭人的,但是如果让倭人自己杀自己,那是能够做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毛利辉元和大友宗麟有矛盾,因为毛利氏和大内氏因为石见银山杀的头破血流,吞并了大内氏的大友宗麟,就必须要跟毛利氏作对;而大友宗麟和萨摩藩的岛津氏也有矛盾,主要矛盾就是岛津氏想称王称霸,而大友宗麟的九州岛六国当主拦住了岛津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