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反对的时候,凌云翼、沈鲤其实已经做好被陛下训斥,甚至被罢免的准备了,但陛下还是那个陛下,没有因为张居正离开了权力中心,就变得固执己见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有什么意见,内阁拟旨来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人计短,众人计长,朕思考问题,也是有偏私的,是不全面的,所以才需要臣工辅佐,你们说得对,朕当然要听。”朱翊钧笑着说道:“坐坐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朕看这个翰林学士写的文章极好,也给诸位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对大臣们分享了他对文明·公这一篇的看法,在他看来,大明读书人终于像个读书人了,而不是整天胡说八道的怪东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高启愚是翰林院话事人,这篇文章他早就看过,甚至他还对里面内容进行了修改,最后三个畅想,就是他主笔加上的,翰林们谈了过去、谈了现在,没谈未来,高启愚给补上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三花聚顶本是幻,脚下腾云亦非真。

        万历维新是继往开来,不是鼎革,不是改朝换代,所以更加需要获得过去身、现在身和未来身的三花聚顶,万历维新才不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大梦。

        高启愚赶忙说道:“陛下,理当如此,臣让翰林们学矛盾说,谁学不好,就把他们赶出去,治得好矛盾说,自然不会像万历初年那样,胡说八道、胡搅蛮缠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高启愚看来,翰林学士的改变,跟他关系不大,是矛盾说的地位不断提高,逐渐成为了大明第一显学后的必然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