陛下有的时候,说话有点怪,但张居正还是可以理解其内涵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汉室江山,代有忠良,人亡政不息完全足够了,对于张居正而言,维新政令,是和他一体的,只要政令还在推行,自然有忠良前赴后继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说,哪怕真的人亡政息,依旧会有忠良会为了江山社稷,飞蛾扑火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时候,人上路的时候,就已经知道结果了。明知道结局还要努力,并不是愚蠢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非愚也,而是智,是忠,忠于自己的本心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目光炯炯的看着张居正,他知道张居正是对的,因为就有个十分现实的例子,摆在朱翊钧面前,熊大熊廷弼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原来的历史线里,熊廷弼在万历三十七年,巡按辽东的时候,就上过一本奏疏《论辽左危急疏》,里面近乎于预言一样预言了辽东的局势,并且详细给了七个论据,证明辽东局势岌岌可危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熊廷弼看的那么清楚,有什么用呢?因为这本奏疏,他卷入了党争,卷铺盖回家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万历四十七年,萨尔浒之战大败,朝廷重新启用熊廷弼,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出现在了辽东,收拾残局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被重新启用的那一天,熊廷弼已经知道了结果,但他还是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是对的,哪怕不保张居正的名声,忠良依旧会前赴后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此事不必再提。”朱翊钧一甩手,根本不给张居正多说的机会,吵不过就朕意已决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