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江地面把皇帝请来,有一整套完整的规划,要借助皇帝的威权去推行。
而这套规划,在阶级认同上,更加靠近穷民苦力,而非势要豪右,乡贤缙绅。
这既是官僚们在强人政治下,不得不发生的自我改变,也是官僚们为了保证自己超然地位的举动。
在万历维新这二十年,松江府从小渔村到世界贸易中心,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中,官僚们敏锐的发现,势要豪右、富商巨贾这两个阶级是可以创造出来的。
简单而言,当大明牢牢占据商品优势地位,依靠先发优势,牢牢占据高利润的产业上游,在海贸中占据肉食者地位,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数不胜数的势要豪右和富商巨贾来。
一旦让官僚们发现,这两个官选官之下的阶级可以被替代,并且这两个阶级可以威胁到官选官阶级的时候,就到了官僚们发挥他们能力的时刻。
薪裁所,一个李乐和王谦商量出来的办法,四快,限期半月考成,力求最快速的调节劳资矛盾,一个针对垄断资本这个庞然大物的工具。
对于劳资矛盾的调节,李乐和王谦,有些分歧。
李乐认为,占据商品优势地位更加重要,而王谦则认为,朝廷履行调节矛盾的职能更加重要,二人虽然有些分歧,但并不代表着路线不同,文教七令、民生十条,是二人共同规划。
李乐和王谦,也没有忽略广大穷民苦力,在劳资矛盾调解中发挥的重要作用。
万历九年,废除贱奴籍令下达,包括松江府在内的江南,发生了大规模的奴变,温和点的踞坐索契,激烈点的操戈索契,再激烈点的杀人索契,比如削鼻班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