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这些士子们读书,需要承担的任务是:每年七月初七,在‘曝书会’这天,走进书楼,将书籍搬运到室外晾晒,除湿防霉、驱虫防蛀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些书楼藏书广众,有的时间甚至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晒完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晾晒的这段时间,主家往往会提供一餐,和这些士子们结成善缘,甚至一些富裕的地方,比如建康府、扬州府还会提供住宿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家境贫寒、无力入学、无力交纳束脩、却很有天分的士子而言,藏书楼、曝书会,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汲取知识的公共渠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松江府新修的文溯阁,就是类似性质,公共性和开放性并存,为有志于此、富有天分、家境贫寒之人,提供读书识字明理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文溯阁也将是整个大明最大的书坊,无论什么样的书,都可以从这里买到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是《永乐大典》全本、皇史宬内各种《实录》全本,都可以在这里预定,支付定金后,三到六个月的时间,就可以取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大明各地府州县,不不不,每一府有一个这样的书坊,何愁大明不兴?”朱翊钧在文溯阁停留了很久,翻阅了好几本书,购买了一套最新版的《永乐大典简要本》后,十分感慨的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振武,但他也兴文,丁亥学制每年的投入,已经超过军费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会有那么一天的。”李乐满是憧憬的说道,身在万历维新大变革时代的李乐,真心实意的相信,大明会有那么一天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