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上是银山所在的山吹城,主要就是挖掘银矿、吹灰法冶炼白银,整个区域大约有5里;
山腰的住宅区域,以荣泉寺为首,数十条只能容纳一辆马车通过,山道两边全都是木房,此地居住大约一万两千名倭奴,专事采银;
山脚下是石见银山代管所,也叫石见城,这个代管所,是织田信长跟毛利辉元打来打去的产物,以倭国朝廷的名义,管理石见银山,管理白银分配,同样也是兵营,是朝廷官员所在。
当初戚继光打下石见银山,就是打下这三部分的山城。
石见银山驻军只有一千,代管所再往西,就是一片只有七万两千亩田的仁万城,仁万城很小很小,围不过十里,丁口也不多,整个石见银山辖区只有五万丁口。
仁万城已经靠海,海边只有只有四个泊位,小小的码头,主要就是为了起运白银回到大明。
熊廷弼人在石见城天守阁内,他管理从出云城到长门城,沿海所有的大明实控区。
实控区内,皆为均田法,武士、名田主都被吊死后沉了海,所有土地给了投靠来的倭人。
熊廷弼之所以推行均田,是倭国人多地狭,不均田,就没有足够的农业剩余,来满足石见银山这么多矿工采银炼银。
熊廷弼也曾经设想过,用泰西红毛番的办法,人?哪里有人!分明全都是奴隶,死了就死了,直接扔到一边的万人坑里就是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