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永乐年间的植木法,可比大司徒所制定的要严格的多,盗木十株杖四十徒三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万士和解释了下大明永乐年间关于植树的祖宗成法,大概就是三年起步,最高死刑,以盗木数量不同,刑罚各有不同,砍手砍脚这样的肉刑也不少见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国光主要是要求官员关注植树的事儿,鼓励植树,不是管种,不管浇水。

        永乐十九年迁都的时候,成祖文皇帝就开始鼓励种树,对盗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,但是种的不如砍得多,毕竟北衙成为京师后,人口开始增多,对柴薪木材的需求开始快速增长,慢慢的就成为了沉睡的律法,无法执行的律法,都会沉睡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现在大明可以旧事重提,主要是因为西山煤局能够一年给京师提供六亿斤煤,而且随着胜州官厂、卧马岗官厂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,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提升,让种树成为了可能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来如此,但还是要罪减一级。”朱翊钧认真估算了下说道:“诸位明公不种地,也不种树,不知道这树其实不好活的,就在京堂试点吧,先看看成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种树也是需要手艺的,不是挖个坑、埋点土,就能活,也需要施肥、也需要浇水,过分的苛责,并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,过高的设立一个无法完成的目标,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无法实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臣等遵旨。”王国光见陛下仍然坚持,俯首领命。

        廷议还在继续着,大明的决策中心以一种务实的态度在进行着种种决策,一切都有条不紊,随着皇帝的逐渐长大,威信逐渐建立,国事变得有条不紊。

        七月,是鸡笼岛以东洋面形成台风的季节,泰西的大帆船赶在了六月的尾巴,踏上了海上的驰道——洋流,顺着北太平洋洋流,向着新大陆驶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