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海外通行宝钞,形成稳定的一般等价物,就会被用的到处都是,墨西哥、智利、巴西、泰西、非洲、大食国、蒙兀儿等等等等。
“这样一来,岂不是说,倭国又会变成一个货币上的孤岛?”朱翊钧简单思考了一下,得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论,倭国又在大明翻身的时候,遭受了无妄之灾。
因为倭国的货币,是倭国通行宝钞,和大明海外通行宝钞不是一款,倭国的通行宝钞是没有蕉麻的,蕉麻产自吕宋,是一种绝佳的硬质纤维,具有拉力强、耐盐、耐浸、耐腐蚀等等特点,倭国通行宝钞是特制的,没有蕉麻。
倭国要和世界商贸沟通,没有大家都广泛认可的货币,就无法贸易。
王崇古听闻,笑呵呵的说道:“这也没办法,宝钞大明自己也不够用,就像米一样。”
大明宝钞注定会回流大明,作为钱法的一种补充,不够用,自然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,来为倭国更换宝钞了。
“开海遇到的第三个瓶颈,除了海外需求不足,白银流入忽高忽低之外,还有一个巨大的挑战,就是海寇问题,在马六甲海峡之内,大明船队可以自由通行,但是在马六甲海峡之外,海盗泛滥成灾。”王一鹗谈到了第三个瓶颈。
万事万物存在着普遍联系,进而存在着普遍的矛盾,这三个瓶颈是相互关联的。
大明商船出不了马六甲海峡,在海寇这件事上,大明辐射范围内,海寇已经偃旗息鼓,因为海寇的发端,倭国,已经被大明筑起了高墙,这道高墙是对马岛、长崎总督府和琉球,物理意义上的高墙,将倭寇牢牢的圈在了倭国。
如果费利佩二世能够对英格兰筑起高墙,泰西的海寇就能少一大半,毕竟私掠许可这种事儿,实在是太过于恶劣了。
“为什么要说大明商船越来越不喜欢出马六甲海峡了?哪怕是有泼天的富贵,也不愿出去。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大明五桅过洋船的销量没有在放开后大肆增长,其主要还是由朝廷和五大远洋商行购买。”王一鹗不是胡说,密州市舶司经停的五桅过洋船数量相对固定,而且几个造船厂五桅过洋船的销量也相对疲软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