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皇帝的车驾抵达了忠勇祠,让朱翊钧意外的是,位于城外的忠勇祠,可不是什么人烟稀少之地,甚至朱翊钧还看到了数间不弱于龙凤呈祥的大厝,就是类似于京师百望山的大厝,势要豪右之家才能置办的奢侈产业!
“这忠勇祠周围为何如此多的别墅?”朱翊钧有些好奇的询问着随行的扬州知府赵知节。
赵知节面色古怪的说道:“忠勇祠周围的地价比城里都要贵些,可是越贵,越有人买,因为有忠勇祠在,所以反而心安。”
“原来如此,为了图一个心安啊。”朱翊钧了然。
万历年间的大明,还是比较迷信的,越有钱有势的人,就会越迷信,建在忠勇祠旁边,连镇宅都省了,还有什么比忠勇祠更加能够震慑邪祟?睡觉都踏实。
扬州忠勇祠建的不算多么宏伟,就是个普通的正房加两间偏房,占地也就一亩左右,但就看门前石砖略显光滑的痕迹,就知道这地方,平素里香火非常鼎盛。
忠勇祠里比较静谧,朱翊钧从冯保手中接过了点好的香,插在了香炉之上。
忠勇祠只有牌位,没有塑像,两侧是一些壁画,有些地方的色彩很鲜艳,显然是为了迎检专门补过。
朱翊钧拜祭忠勇祠是临时起意,是临时安排,在皇帝有这个想法后,缇骑们就立刻清街,显然是之前就补过的,赵知节预判了皇帝的行程,没有让陛下看到斑驳的壁画。
扬州府在开海的东风中,收益极大,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发展的快,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,一些棘手、原先无法处置的问题,在发展的过程中,就会得到解决,比如扬州瘦马,就是历任知府的老大难,屡禁不止的风潮。
赵知节感激皇帝的开海政策,这都是他升转的政绩,所以就喜欢揣摩皇帝的心意,这忠勇祠,他就揣摩的非常精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