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战场上,取得优势容易,但想要将优势转化为胜势,甚至将胜势转化为结束战争,却非常的难,而战场多变,很有可能因为一些小事,就改变战局,拖得越久,变数越大。”
“重装骑营在结束战争这件事上,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,毕竟看着如同城墙一样的铁山扑面而来,没有人能扛得住内心的恐惧。”
高粱河之战,人们总是把目光聚焦在驴车战神在负伤的情况下,一個昼夜跑了170里的笑话上,但其实北宋军队,一直处于绝对优势之中,但就因为缺少骑兵,缺少扩大战果的能力,缺少一锤定音的重骑,最后被辽军找到了机会,偷袭了赵二。
北宋军队那时候战力极为强悍,在失去了主帅的情况下,北宋军队依旧保持完整的编制、阵型离开了战场,没有进一步的溃败。
但赵二因此失去了做皇帝的威望,甚至变得疑神疑鬼,重文轻武蔚然成风,最终赵二没有夺回燕云十六州,这也造成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实质性的灭亡。
胡虏踏破山河,直到百年后,幽而复明。
戚继光认为骑营不仅重要,而且是目前结束战争的不二利器,有不可替代性。
“戚帅所言有理。”李如松愣了片刻,随即赞同了戚继光的看法。
重装骑营应该维持一定的规模,作为结束的战争的手段,这一战中,他是骑营的统帅,只是觉得皇帝的付出和收获不对等,一个重骑的花费等于五个锐卒了,他的看法是站在骑营的角度去看,简而言之,气势够了,可杀的不够多。
但戚继光不这么看,重装骑营的效果他看在眼里。
战后有总结,是戚继光领兵以来的传统,打完仗,所有的参将、把总们坐到一起,聊一聊此战的得失,这种总结经验的氛围是想说什么说什么,而不是戚继光的一言堂。总结经验后,下一次才能打得更好,从在浙江领兵开始,他就这么做了,军队有句话,三个裨将顶一个诸葛亮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