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旧的地主们,渐渐发现,他们不能再蛮横的欺辱佃户了,把佃户当做奴仆去压榨,把手伸向百姓米缸里最后一把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佃户们心一横,上了去往南洋的船,地主们就永远失去了一个佃户,失去了一个劳动力,土地开始抛荒,那兼并来的土地就成了荒地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便是减租,废除贱奴籍,依旧无法阻拦这些佃户们铤而走险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只要上了船,到了总督府,任总督驱使,就能获得梦寐以求的田土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开海,不仅仅是为了那点银子,更是为了田土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旦减租,就代表着土地收益减少,代表着兼并收回成本的时间过长,乡绅们兼并田土的动力就会减少,还田令推动的阻力就会大幅减少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在纸上写写画画,点头说道:“旧有的生产关系崩溃,这些个乡贤缙绅声量最大,若是只听他们的说,这大明是江河日下,很快就要亡国了,世道怎么变成了这样,大环境越来越差,不让他们作威作福的欺压百姓,就是环境变差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说的有理,浙江还田令的顺利推动,是旧有生产关系崩溃的结果,但,朕要说的是,能因时而动、顺势而为,已经是很难得的循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要是朕手下都是这样的循吏,就可以高枕无忧了,可惜,循吏、素衣御史,在朝中也是少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时势造英雄,英雄造时势,这是个相互的关系,而不是非黑即白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没有申时行,浙江还田不会如此顺利,甚至说,有很大的可能会失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