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如松要是被倭寇的铁炮、箭矢给射中了,当场殒命,这一仗何去何从,尚未可知。

        戚继光不认同这种解法,凭什么为朝鲜人如此拼命呢?

        稳扎稳打,尺进寸取,是最优解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倭寇越是凶焰滔天、在半岛上制造越多的杀戮、越是天怒人怨、越是人神共弃,大明军进攻获胜后的统治成本就会越低,人心向背就是民心。

        朝鲜人越恐惧倭寇,就越是对大明感恩戴德,这不是残忍,这是王化朝鲜的必然代价。

        慈不掌兵,大明要是不想白费力气,要实现灭倭的战略,不想把朝鲜统治打成和当年交趾一样的烂仗,就要有人付出代价,这个代价不能由大明军承受。

        冯保思索了片刻说道:“陛下,要不要让水师绕个道,进攻对马岛、朝鲜顺天府、釜山一带,逼迫仁川、汉城的倭寇不得不前往釜山防守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笑着说道:“冯大伴啊,你的军事天赋和朕差不多,你这分兵两处,不是给倭寇各个击破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额,臣万死。”冯保愣了愣,赶忙跪下请罪,日后戎事,还是闭嘴为好,他的军事天赋还不如陛下呢!

        冯保差一点把自己搞成了明英宗的大太监王振,不懂军事,非要压英国公张辅一头,张辅的建议,王振甚至都不会转达给明英宗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