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这个故事必须得讲好,让大明百姓真切的知道,皇帝手里到底有多少黄金。

        黄金储备的公布就是信用货币的一切基石,黄金无法直接兑现白银,但黄金可以换白银来兑现宝钞,黄金就是宝钞的最大信心,这就是户部的思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实际上还是银铜双本位,黄金是一种衡量标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没办法讲白银故事,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朝廷没有那么多的白银,有一点都会花出去营造官厂、驰道、种植园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黄金不流通,也流通不起来,太过于贵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学颜面色忧虑的说道:“陛下啊,泰西这些年白银在流失,黄金价格在上升;大明的白银在流入,黄金价格在下降;有些泰西商人,就打起了这个主意,在大明把白银换成黄金,在泰西把黄金换成白银,来回倒腾赚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直接倒腾货币,而不是货物,看起来赚的更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也就是现在大明货物利润还十分丰厚,泰西商人没有必要这么换着牟利,过几年大明货物出海量增加,货物利润降低,一定会有泰西商人这么做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学颜脚踏实地,发宝钞,那不知道猴年马月的事儿了,指不定他死了,大明仍然不用发行宝钞。

        万历十五年的政策收蓄黄金,其实就是趁着财政情况良好,借着陛下的东风,恢复一下朝廷的信誉,这是收蓄黄金的主要目的,发宝钞有点远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万历十五年起收蓄黄金,主要目的还有一个是,防止被泰西商贾套利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