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继光翻动着塘报说道:“李昖还在汉城的时候,就已经跟倭寇开始联系了,最开始是小西行长,后来是加藤清正,而朝鲜文武两班,以柳成龙为首,居然打着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想法,谁赢了就帮谁。”
“不给大明军提供粮草,就是朝鲜文武两班的平衡之道,削弱大明军的实力,其心可诛。”
李昖的行为,在斗争卷里可以找到解释,统治阶级会用尽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,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,甚至包括对族群的背叛,在泰西近百余年的殖民历史,被反复证明。
站着死,给自己的统治地位画上一个圆满句号,少之又少。
“现在看起来有点来不及了,李舜臣背叛与否,战场上,以实力说话。”戚继光收起了塘报,四十年征战生涯告诉他,在绝对实力面前,一切阴谋诡计,都是徒劳无功。
戚继光离开了中军大帐,做着战前的准备,义州的事儿,只能留给驻地守军和李舜臣了。
“报!”一个快骑冲到了义州州衙,马匹上滴着血,显然是快骑为了赶路,用匕首驱赶已经疲惫不堪的马匹继续奔跑,在快骑翻身下马之后,马匹歪歪斜斜的倒在了地上,吐了几口鲜血,无法再动弹了。
“将军,快报!”骑卒是个朝鲜人,他将一个火漆封好的信筒递给了李舜臣后,用力的咳嗽了两声,无力的软在了地上。
“将军,信…”骑卒说完这话,就闭上了眼睛,露出了一个释然的笑容,轻轻抽动了两下后,他就再没了动静。
李舜臣这才看到,骑卒身上扎着两支断箭,一支在腿上,一支在背上,能撑到这里,已经是这名骑卒的极限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