赔钱是不可能赔钱的,只能学习下英格兰的大缺大德,通过压榨留学生的方式,来填补大明高等学府的亏空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基础教育的亏空,那就不是通过压榨留学生能够解决的,基础教育是公共事业投入,赔钱也要做的国之长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取消膏火为宜,改为激励。”王国光立刻补充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吃皇帝的、喝皇帝的,就连学习的地方,都是皇帝自掏腰包修出来的,承了皇帝的恩情,不感恩戴德,一溜烟都奔着高年酬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如把皇帝给的补贴放到官署的年酬里去,这样激励学子留任更好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司徒,教育的帐不能这么算,可以额外激励,为什么要砍掉这些膏火呢,那穷民苦力出身学子,如何读完这四年?”朱翊钧站在卧石前,仍然不肯改变主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学理工的学子,出身顶天就是个寒门,没有那么多的余财,四年的束修要一百二十银,即便是皇帝提供了六十银无息学贷,但六十银,对寒门、甚至是泥腿子出身的学子,仍然是巨大的负担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也是看到了这一现状,才每个学子每年给六银,让他们好好学习,不必为生活所困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往前走了一步说道:“陛下内帑富裕,举世皆知,对陛下而言,六万银不算什么,可是这斗升恩升米仇,给的太多也不是好事,陛下的恩泽,很容易被当做是理所应当,愿意给陛下效命,理当多给点才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全都领膏火,看起来人人都有,公平无比,但其实很不公平,对愿意报国的学子的不公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